文章详情
如何自测隐斜 (看懂同视机报告)
很多同学想在体检之前自测隐斜斜视,大家知道民航招飞体检通常使用马氏杆做完隐斜测量工具,而普通医院是没有马氏杆的而是使用同视机检查。那么通过同视机报告如何测量隐斜呢?而且有一部分学员体检时会被要求加项同视机报告,如何进一步看懂同视机报告,以确保自己的报告是符合招飞要求的呢?
其实,同视机检查记录,专业要求会很复杂,如检查图片对应视角记录、主觉斜视角、他觉斜视角、重合点对应角度、融合范围、远近立体视、九方位的水平和垂直斜视角、Kappa角、AC/A,还可以进一步对视网膜对应关系分析解读等等。
????不过对于我们招飞的孩子,同时机检查流程和内容并不会这么复杂,只需要搞懂以下常见的检查内容:
如图一二三:写成罗马数字的“I、II、III”即一级双眼单视功能(同时视)、二级双眼单视功能(融合)和三级双眼单视功能(立体视)

⭕️I级同时视(隐斜)
图一记录的外斜5度,垂直斜视角右眼比左眼高1.5度,有旋转斜视角内旋(INC)3度。
图二记录的是微小内斜2度,属正常范围;
图三记录的是33cm角膜映光近处右眼(OD)裸眼(sc)内斜5度,戴镜(cc)眼位正,交替遮盖(ACT)裸眼下(sc)表现内斜,戴镜下(cc)交替遮盖不动,为可控制眼位在正位,下面同视机裸眼(sc)内斜13度,左眼注视(LEF)。
为什么裸眼内斜度数两个数值相差那么多?事实上,手电筒法查眼位,依赖检查者肉眼观测斜视角,误差在5~7度之间。相比之下,这种手法眼位定量检查更多是个经验值和范围值。而同视机查出的角度,因为有刻度盘读数,会更具体。
✅综上,同视机记录I级,一般是自觉斜视角,对于没有同时视的孩子,会记录为他觉斜视角;
⭕️II级融合视
图一记录的-7度~+12度,图三记录的-9度~+4度,均显示融合范围小,融合功能不好;
图二记录的-5度~+14度,分开范围正常,但辐辏范围小,融合不好;
图一二三都需要扩大融合范围,提高融合水平。
✅综上,正常融合范围是分开范围为-4度~-6度,辐辏范围为+25度~+30度。记录的是融合破裂点对应的刻度,数值单位均是圆周度,不是棱镜!
⭕️III级立体视
图一记录的(+),显示存在立体视,近立体视40秒角,为正常水平;
图二记录随机点图无立体视;
图三记录立体视大于3000秒角,同时机无立体视。
✅随机点立体视锐度正常达到60秒角以下,这也是弱视彻底治愈的标准。因此,立体视是一个角度值,一般用“秒角”或者符号”来表示,或者记录为“有/无”或者“+/-”。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自己是否满足招飞要求可以参加我们的招飞预检评估。